近日,全球运动品牌巨头阿迪达斯再次陷入数据安全危机。据官方披露,黑客通过入侵其第三方客户服务外包商的系统,窃取了大量客户联系信息,涉及姓名、电话、邮箱、出生日期及地址等敏感数据。尽管阿迪达斯强调支付密码、信用卡等核心财务信息未被泄露,但此次事件仍引发公众对数据隐私安全的强烈担忧。
5月23日,德国运动品牌巨头阿迪达斯官方确认,黑客通过入侵其第三方客户服务提供商的系统,窃取了大量消费者的联系方式(姓名、电话、邮箱等),但支付信息及密码未受影响。
泄露范围:主要涉及曾联系过阿迪达斯客服热线的用户,具体人数未公布,但参考历史事件(如2018年美国网站泄露数百万数据),影响可能广泛。
攻击方式:黑客并未直接攻击阿迪达斯,而是从其合作的客服外包商下手,属于典型的供应链攻击。


阿迪达斯的遭遇并非个例。近年来,玛莎百货、哈罗德百货和迪奥等品牌均因第三方服务商漏洞导致客户数据外泄。据Verizon《2025年数据泄露调查报告》显示,第三方引发的数据泄露事件占比已达30%,较上年的15%翻了一番,62%的网络入侵源自第三方渠道。这类攻击通常针对安全防护较弱的小型分包商或服务提供商,成为攻击者突破大型企业安全防线的理想跳板。

(1)安全漏洞难控
第三方服务商可能因技术能力不足、安全投入有限,导致系统存在未修复的漏洞。此次阿迪达斯事件中,攻击者正是利用了外包商基础设施中的漏洞,成功窃取数据。
(2)数据访问权限过度
服务商在处理客户数据时,往往需要访问敏感信息。若权限管理不严格,攻击者可能通过入侵服务商系统间接获取品牌方的客户数据。
(3)合规意识薄弱
部分服务商对GDPR等数据保护法规的合规要求执行不力,导致数据泄露后品牌方面临法律风险和声誉损害。

(1)实施全面的第三方风险管理(TPRM)计划
对服务商进行安全评估,包括多因素认证(MFA)、零信任架构等措施,确保其符合安全标准。
(2)加强数据加密与访问控制
采用AES256等加密协议对静态数据进行分层管理,实施信封加密方法,严格限制服务商对数据的访问权限。
(3)建立实时监控与应急响应机制
通过数据安全态势管理(DSPM)解决方案,主动识别供应商系统的潜在风险,并在漏洞被利用前及时修复。
(4)强化客户教育与通知机制
事件发生后,企业应第一时间向受影响客户通报,并提供安全建议(如警惕网络钓鱼攻击),同时配合监管机构进行调查。

(1)警惕可疑邮件与链接
若收到来自阿迪达斯的“数据泄露道歉”邮件,切勿随意点击链接或输入支付信息,需通过官方渠道核实信息真实性。
(2)定期修改密码并启用双重认证
即使此次泄露未涉及密码,仍建议用户定期更新密码,并在关键账户中启用双重认证。
(3)关注品牌安全动态
及时关注企业官方公告,了解数据泄露事件的影响范围及应对措施。

阿迪达斯事件再次敲响警钟:在数字化时代,数据安全不仅是企业的责任,更是整个供应链的共同挑战。品牌方需加强对第三方服务商的安全管理,服务商应提升技术能力与合规意识,而消费者也需增强自我保护意识。唯有多方协作,才能筑牢数据安全的防线,避免类似事件重演。
END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