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中心

NEWS CENTER

2025-06-12

紧急!!全球监控遭劫持,你的隐私正在被黑客围观



前言


图片




近期,全球多地监控设备安全漏洞频发,超4万台设备面临被黑客远程劫持的风险,实时监控画面可能被非法获取,严重威胁个人隐私与公共安全。这一事件再次敲响网络安全警钟,暴露出物联网设备在快速普及背后的安全隐患。

01


漏洞详情:从家庭到公共场所无一幸免



无版权图

图片
无版权图




据网络安全机构披露,此次受影响的监控设备涉及多个品牌,包括家用摄像头、商业安防系统及城市公共监控设备。黑客通过以下手段入侵:

弱密码与默认凭证:大量用户未修改设备默认密码,或使用简单密码(如“123456”“admin”),导致暴力破解成功率极高。

未修复的已知漏洞:部分设备长期未更新固件,存在已公开的漏洞(如CVE编号漏洞),黑客可直接利用。

中间人攻击与恶意软件植入:通过劫持网络流量或植入木马,黑客可绕过安全机制,获取设备控制权。

图片

02


黑客入侵后的危害




无版权图
图片
图片
无版权图






实时监控画面泄露:黑客可远程查看家庭、办公室、

医院、学校等场所的实时画面,侵犯隐私。

数据篡改与伪造:攻击者可修改监控录像,

制造虚假证据或干扰执法。

设备滥用:被劫持的摄像头可能被整合进僵尸网络,

参与DDoS攻击或进一步传播恶意软件。

图片

图片


03


典型案例:从个人到企业的连锁风险






无版权图

图片

图片
  1. 家庭摄像头入侵:某黑客通过技术手段获取某品牌摄像头

    数据库,控制超18万台设备,以“足不出户看世界”为噱头,

    向用户收取会员费提供非法监控画面,最终被判刑。

  2. 企业与公共设施风险:2023年,某品牌智能摄像头因漏洞被曝,导致大量用户家庭画面在暗网流传;黑客甚至破解智能门锁密码,趁主人外出时入室盗窃。


图片



04


防护建议:个人与企业如何应对?




无版权图
图片
图片
无版权图

1、强化设备安全

·修改默认密码:使用强密码(如包含大小写字母、数字、符号的组合)。

·定期更新固件:及时修复已知漏洞,关闭不必要的远程访问权限。

·启用双因素认证:为设备管理账户增加额外验证步骤。

2、网络隔离与监控

·为智能家居设备设置独立网络:避免与手机、电脑共用主网络,减少攻击面。

·部署入侵检测系统(IDS):实时监控异常流量,及时发现潜在威胁。

3、提高安全意识

·警惕陌生链接与邮件:不点击来源不明的链接,避免下载可疑附件。

·定期检查设备状态:如发现摄像头异常闪烁、画面卡顿,立即断开网络并联系厂商。

4、企业级防护措施

·网络分段与权限管理:将监控系统与其他业务网络隔离,限制员工访问权限。

·定期安全审计:委托第三方机构对设备进行渗透测试,发现潜在漏洞。


图片

图片


05


行业呼吁:加强监管与标准制定






无版权图

图片

图片
  • 厂商责任:设备制造商需加强安全设计,避免

    使用弱密码、默认凭证,并提供自动更新服务。

  • 政策监管:政府应出台物联网设备安全标准,

    强制厂商披露漏洞信息,并建立快速响应机制。

  • 用户教育:通过媒体、社区等渠道普及网络安全知识,提升公众防范意识。


图片




监控设备本为守护安全而生,若因漏洞沦为黑客工具,将适得其反。无论是个人用户还是企业机构,均需高度重视物联网设备安全,从密码管理、固件更新到网络隔离,多管齐下筑牢防线。唯有如此,才能在享受科技便利的同时,真正守护隐私与安全。

图片

图片

返回列表